第五十四章 玉兰  上吉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41206/54.html

>

待身边伺候的丫鬟仆妇,更好,三不五时就有打赏,如此看来,果然是真的。

怪不得当初夫人调她过来伺候姑娘,会有那么多人羡慕了。

得了银子,玉兰也退了出去。

……

竹兰这边刚回来没多久。

寿安堂那边,就有消息递了过去。

“老夫人,三姑娘身边伺候的竹兰姑娘回来了,姑娘留着她在屋里说了几句话,又让人去吩咐了二门上伺候的婆子,让她们备了马车,明日一大早又送着竹兰姑娘,回了苏州。”

元娘子得了消息,马上就来禀了谢老夫人。

“竹兰和锦娘说了些什么,锦娘屋里的,可传出话来了?”

谢老夫人靠在身后的罗汉榻上,手中握着一串一百零八的红木佛珠,开口就问了元娘子。

“老奴已经差人去问了,只是那个时候姑娘屋里伺候的,就只有月兰芸香二人,她们都是姑娘的心腹,只怕是问不出来什么的。”

元娘子低下头,悻悻地回了谢老夫人。

“既然知道那两个小丫头问不出来什么,就让人老老实实跟着竹兰,看看竹兰那丫头,去到苏州之后,到底在帮姑娘,干些什么?还有,再看看竹兰去了苏州,可见了什么人没有?”

谢老夫人这么说,元娘子只能跟着点了点头。

这些日子三姑娘总是遣了竹兰去了苏州,不知是去做些什么。

老夫人心里已经起了疑。

元娘子得了吩咐,马上就下去办了。

谢老夫人一个人坐在屋里,手中握着那串一百零八子的金丝楠木佛珠。

……

第二日一早,吴幽云就遣了丫鬟过来,请了谢云锦过府一聚。

吴家就在谢家的隔壁,仅一墙之隔。

虽说只有一墙之隔,不过但凡谢云锦要出门去,都要预先禀明了罗氏,罗氏答应之后,谢云锦才能出门。

若罗氏没有答应,谢云锦便不能出门。

这是惯例,谢云锦不得违背。

临出门前,谢云锦让芸香去了鸣鹤院一趟,和罗氏说了之后,得了罗氏允准,谢云锦才欢欢喜喜地带着芸香和月兰两个丫鬟,去了隔壁的吴家。

虽说今日谢云锦去的是吴家,但去的,只是吴幽云家,吴家的二房罢了。

吴家有两个房头,吴家长房,吴家二房。

吴家长房的大老爷是在京任职的翰林院侍讲吴用,吴用久居京中,甚少回京。

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了钱塘一趟。

平时府里的大事小事,都是由吴家大夫人刘氏管着。

吴家大夫人刘氏,是京中老英国公夫妇唯一的女儿,身份地位在京中的贵女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当初之所以会成就了和吴用的婚事,完全是因为一桩意外。

吴用中进进士之后,出来琼林宴,正准备回客栈歇息的时候,就偶遇了遭人当街行刺的老英国公刘敏。

吴用见义勇为,在十多个歹徒的包围下,成功救下了老英国公刘敏。

但因此也受了重伤,身上中了数十刀,那个时候老英国公刘敏为了报恩,特地把吴用接到了国公府暂住了一些日子。

就是在这段日子里,吴用遇见了当时的刘氏。

吴用原先也是娶过媳妇的,不过吴用的发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过身了。

后来吴用对刘氏一见钟情,索性就求了老英国公,向老英国公,求娶了刘氏。

成亲不过三年,刘氏就给吴用生下了吴家大公子吴袖。

所以在当时,吴用和刘氏的这桩婚事,也算得上一桩美谈了。

这些事情,谢云锦都是听谢老夫人说的。

至于其中的真假,谢老夫人没有向她提过,她也不会贸然去打听旁人的私事。

不过谢云锦总觉得,若是吴大老爷真心喜欢刘氏,又怎么会让刘氏一个人,留在府里,打理府中的事务,而不是接了刘氏入京呢?

前些日子谢云锦听京里传出来的传闻,说是吴用在京里,已经有了外室,并生下了一子一女。

正是因着这个原因,吴用才久居京中,迟迟不曾回了。

虽说这些个传闻不一定是真的,但吴家大老爷吴用迟迟不回来,始终叫人心里起疑。

只怕旁人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了。

吴家长房在吴府的东院,吴家二房在吴府的西院。

谢云锦刚跨进了吴家西院的大门,吴幽云身边伺候的秦嬷嬷,就已经带着几个伺候的丫鬟,在大门处等着她了。

显然她们已经等了自己许久。

“谢三姑娘,您终于来了!我们家姑娘,已经在院里,等了你好长时间了。还说若是姑娘不来了,我们家姑娘要亲自过去看看,是不是谢夫人,不让谢三姑娘出门。”

秦嬷嬷是吴幽云的乳母,原是吴老夫人身边伺候的,后来指去了吴幽云身边伺候。


第五十四章 玉兰(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