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已雨绸缪  未世俊豪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76355/39.html

的司乘服务人员,都会失业。所有交通工具都将实现芯片程序控制,科技含量越高,使用的人力越少,闲下来的人就越多,意外的发生概率就越高。

一定要把改造直接涉及到,也就是伤害到的人,做一个精确的统计,要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前一段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根本缺失。你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会引起反感和抵触。

这话说得太对了。众人都有同感。要建档案,还要分别情况给他们不同层次的安慰、安抚,最后,可能是安置。

说到这里,人们又蔫了。安置?我们公司有多大力量,能安置全世界的失业人群?

当然,不是都收纳到我们公司里边来,大家要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能在安置人员上做些什么,要注意,第一,一定要发挥我们在能源上的优势,我们除了能源改造,还能做些什么,特别是拓展就业和生活空间,增加就业机会,这方面我想一定是大有可为。简单地把人吸纳到我们的公司里只能杯水车薪,不会解决多少问题。第二,一定要争取联区委的支持,我们做的是公益事业,我们还肯出钱帮助行政方面办事,我们一定会得到他们支持的。要摆正位置,我们只是协助联区委,不是主办方。柳芭强调这一点,她已敏感地发觉,这帮下属们一个个都有点发飘,仿佛自己成了个什么似的。

有一点是必须做的,就是各个分公司和办事处都要向所在地区委派出联络员,常驻,在第一时间沟通情况。柳芭强调。

那就要增加编制。增加费用。

那是当然,总公司有这个预算。

这就好。小头目们松了一口气。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顾忌到,人呢,钱吗,具体办事的人就怕上面光给任务,不给办法。

收尾,亦即能源改造和替换的善后,说起来千头万绪,一样样地落实,好像在这大会场上就没法搞得清楚,一时间里,人多嘴杂,这个向柳芭要人,那个向柳芭要钱,乱哄哄的象个古代的集市一般。柳芭心里高兴,这些她心里都有数,现在要的就是下面对这些问题提起注意来。她就是要下面的人们乱,让他们知道这事业不是那么容易就办得成,不是只会做好事就完了,要既会做好事,还要防止把好事办成坏事。

连续几天的会议,众人热情高涨,提出的问题和办法都不少。柳芭让秘书处把这些及时归纳,每日传给李春。李春看后十分满意。他只对一件事把关,那就是基金的数额,到底定在什么层次上,是象征性的,还是实质性的,是要堵住外人的嘴,还是真的当成顶门杠能起作用。

柳芭的意见是后者。李春同意:那好,我看,就定为三千亿。

柳芭听了也是一震。三千个亿,这几乎就是公司全部的流动资金了。李春进一步说:不要怕家底被挖空,我们华夏古代有句俗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不动真的,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局面就不会安定。至于公司的钱,只要不出乱子,三千个亿,不出三个月,就完全可以回笼。再说,拿出来做基金,也不是吃光分净,如何支配,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嘛。

事情就这么定了。第二天,柳芭在会议上宣布了这个决定。同时宣布的,还有后勤部的组成名单。


第四十一章:已雨绸缪(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