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你觉得这期节目会怎么样?”
“啊啊啊,一个十几岁大的小伙子的舞台,其他人的绿叶陪衬。”那个叫做彼得的人不屑的说道。
“嗨,就算其他人都是陪衬,这也与我们无关就是了,我问你的是这期的节目怎么样!”
“约翰森,节目很不错,但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新闻不是吗?”彼得指着外面的闻讯赶来的那群将这间教室围起来的记者说道。
由于是加拿大举办的这一次会议,同时这也是一场很有教育性质的会议,所以加拿大电视台是全程在现场录制下所有的报告和会议。君信虽然是加拿大一向歧视的中国人,但君信的学问足以改变这一切的歧视,所以也是得到了重点的关注。
事实上,并不是来的教授都有自己的讲座,因为人数太多的缘故,也只有一部分的教授有着报告的任务,而君信有一场独立的报告,虽然是因为他的研究关系到了这一场会议的主题,不过也说明了他的学问得到了组委会的认可。就算加拿大人再自大,也不可能去歧视这样一个人。
约翰森看着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聚集过来的那一大群加拿大的记者,甚至还有一些国际性的报刊在内的记者们,不由的点了点头赞成了彼得的话。
“外面可是有不少的大媒体呢,你看看,那个胖胖的家伙,是《多伦多星报》的记者蒙顿莱斯-格兰杰,旁边的那个漂亮小妞是《蒙特利尔报》的苏珊娜,听说是个法国妞哦。然后她的后面的是《温哥华太阳报》的家伙,曾经和我抢过几次新闻,这家伙总有办法搞到他想要的新闻。那边的的是…”彼得明显的是新闻媒体界的老鸟,基本上来的记者他扫视了一眼就已经知道对方的归属和简单的信息。
而旁边的约翰森则像是一个刚刚实习的新人一样,在跟随着彼得熟悉着新闻界。
“那个是…《纽约时报》吧?”
“嗯,那边一大帮子都是外国的媒体,我看看,哦,天哪,有《泰晤士报》,有日本猴子的《朝日新闻》,这边是美国佬的《华盛顿邮报》和《高等教育纪事报》这个当然会有。还有法国佬的《法国世界报》的记者,嗯,还有德国的,意大利的记者,嚯,人还真的不少。”
“这不过是一场学术报告会,怎么会来这么多的人,彼得?”约翰森有点不解的问道。
“这一点都不奇怪,约翰森!”彼得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当然前提条件是你给他买好所有的吃喝外卖等东西,“据我所知,君信这个名字在世界顶级媒体上出现过好几次,他刚才说过的证明了莫德尔猜想时,我想整个数学界都被轰动了,听我一个纽约的朋友说过,当时的普林斯顿都有邀请他直接到高等研究所工作的念头。后来他陆续证明了自己提出来的一个猜想,好像是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和一个神马猜想之间的关系,具体我也不是很懂,反正就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情。后来发现了准晶体这一种物质形态结构,造成了轰动是整个科学界的。你看到了,国际晶体学联合会甚至因为他的研究成果而将大会的主题修改了。”
“但是做出了这么大的成就的人,却没有什么记者能够拜访到他,唯一关于他的消息还是从中国的几份报刊上看到的内容转载过来的。所以这群记者看到他不疯了才怪。”
“他可真厉害…”约翰森脸上带着一点郑重说道。
“那当然,他要是不重要的话,我也就不会被派到这里来了!”彼得很自豪的说道。不过他确实是加拿大电视台的王牌之一,起码在多伦多市里面,他是王牌。
………
“下面有请来自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谢赫特曼教授提问。”君信在回答完了有一个教授的问题后,看了一眼下面,大声的点了谢赫特曼。
“你好,君信先生。从昨天我们认识到刚刚知道您的年龄,我还一直处在恍惚中,所以刚才有点走神,实在抱歉。我的问题是,在准晶体的研究过程中,您是先用数学的方法推测出来的,那么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准晶体的结构物质?自然生成的准晶体条件与实验室条件下的会有什么不同?还有就是,目前的准晶体一向都是以三种金属元素为主,是否存在两种或者三种以上,乃至存在一种的准晶体物质?”
“好的,您的问题我已经收到了。”君信冲谢赫特曼点了点头说道,“首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我在制备出第一个准晶体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天然准晶体的存在性问题,所以对世界各地的地理,尤其是火山多发地带和一些特殊的地方,最后我选择了两个地方可能存在天然准晶体,一个是通古斯大爆炸所在的地方通古斯地带,一个是苏联境内的哈泰尔卡湖,这个地方曾经被认为是外星人出没的地方,不过有没有外星人先不管,重要的是哈泰尔卡湖的条件和水文情况有点特殊,再加上我的一点直觉,觉得在这个地方存在准晶体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与实验室制备的异同上面,我只能遗憾的说我并不知道。因为准晶体确切的形成机制我们现在并不了解,而且也没有拿到天然的准晶体物质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等,所以这个问题目前无解,需要我们去摸索和探求。”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可以的,单以二维结构的准晶体而言,以彭罗斯拼图来说,我认为是符合的,彭罗斯拼图只有两种菱形结构,而我认为准晶体的形成也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