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才收敛住自己的感情,然后互相搀扶着上了牛车,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白酒还有潘建刚准备的干粮递给了卢将军几人,干粮还是其次,这酒在几人眼里却是好东西,郝将军赞道:“这个可是想死我了!”说着就灌了一大口,打了个嗝儿,一脸的满足,其他几个老头也都眼睛放光的抢着。
吴老从怀里小心的掏出了一个牛皮纸包,左三层右三层的,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结果回头一看就是一包油炸辣椒条,几个老人却一脸遇到宝贝的样子,卢将军满脸怀念的说道:“咱们当年在石家庄的时候,就是乡亲们用这玩意儿救了咱们啊,要不早冻死了。”其他几人都心有余悸的点头应是。
半夜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孤儿院,卢腾几个孩子一直没睡,小贾陪着他们守门,看到卢将军等人的时候,这几个孩子都扑到各自爷爷怀里哇的一声哭了,哭声中带着浓浓的委屈,再懂事,也还只是孩子。
正月十四的时候,已经晴了两天,路也扫清了,我看刘主任的母亲也已经逐渐平稳下来,就开了营养心脏的药之后,带着小河三人回村了,这里实在太拥挤了,之后只要每隔三天过来看一下刘母。
后来听刘母说,正月初十的时候,刘主任家的房子被雪压塌了半面,需要重建,刘主任带着妻子儿女先住进了他大儿子家,而她要在这里再生活一段时间,刘主任为此特意给送了一袋白面一袋苞米面。
卢将军入住之后,给了吴老50块钱,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在这些豺狼虎豹的监督下藏起来的,吴老不想收,但是卢将军说这是命令,吴老才不得不收下。卢将军几人干活绝对比潘建刚等人拿手,尤其是地里活。
我们回到家,屋里并不冷,因为王润生等人每天都会早晚各烧一遍火,也会打扫一下灰尘,三个孩子到家之后,跟个小大人似的长叹一口气道:“到底还是咱们自己家舒服!”后院的阿花和阿勇因为快半个月没见到大黄了,想的厉害,不停地哞哞叫着蹭大黄,连草料都不吃了。
我将事先就准备好的果匣和罐头给亲近的几家送去了,所谓的果匣,就是用薄木板做的八角形匣子,面上画着喜庆的图案,里面隔成一个个小格子,放进去果脯、糕点之类的东西,用一层红纸隔潮。
这送年礼,一般都是初五到初十,相互走动的时候才会送,到了初十,里面的点心基本都风干了,再送出去就不好看了,这时候,果匣子到了谁家,家里人就会在客人走后,打开给家里的孩子吃了。
我也是年前买的,但原本是打算初六、初七的时候,给几家送去,但是偏偏赶上大雪封路,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赶在一起,根本脱不开身。好在果匣子和罐头一直放在空间里,现在拿出来就和新做的一样。
礼尚往来,说的是有来有往的人情走动,几家收到礼之后,自然是要还礼的,正好也到了正月十五,村长家送了过来五斤元宵、一条子腊肉,其他几家也送来了不少吃食,尤其是刘三奶奶送来的小米蒸糕,里面搀着豆子,有点儿甜滋滋的,真是越嚼越香。
小刘奶奶给送了一个大灯笼,是她家老伴儿自己用红绸布扎的,还被小刘奶奶小心的绣了一副步步高升图,翠竹、小鸟等都活灵活现的,还特意搭配了一根竹竿,原来,当地有比灯的习俗,按照老人的说法就是:谁家的灯笼挑的高、燃的亮,谁家的运气就好,财气、才气也就高,家里的孩子也会聪明机智。
所以,在正月十五这天,就是最吝啬的人家,也会买根大蜡烛点着放在灯笼里,然后挑的高高的,现在有一种干碗蜡,小孩儿手臂粗细,中间的芯子也粗,点起来很明亮,差不多有后来的40w灯泡的亮度,在晚上七、八点钟点燃,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还会剩下一节没有燃烧掉。
我将挑着灯笼的竹竿固定好,然后调整灯笼的角度,三个孩子站在下边一顿瞎指挥,他说往左,那个说往右的,气的我要跳下去捶他们,三个小混蛋才笑着跑了,不再恶意捣乱。
这挑灯在这里是很重要的事儿,仅次于蒸馒头和正月里不许打碎碗,谁家的灯笼挂上去的时候若是歪了甚至掉下来,那是会倒霉的,有两家挑灯笼的时候,因为一味的寻求高,最后连灯笼带竹竿都掉在了地上。
干碗蜡很不容易灭,所以,掉下来的时候,也就顺势把灯笼给点了,女主人一看,傻眼了,这现做灯笼肯定是不赶趟了,接着干脆一屁股坐在雪堆里拍着大腿开嚎起来了,直到被自己当家的两脚踹了起来,你说本来灯笼掉下来被烧了,这事儿就够晦气的,一个大老娘们在大正月的号丧,不就更晦气了?
正月十五的主要吃食就是元宵,现在的元宵就红糖和红糖花生两种馅的,都挺好吃的。元宵有两种吃法,煮元宵和炸元宵,煮元宵就不说了,水开之后下锅,煮熟了就可以了。这炸元宵在这边却有些说道。
这炸元宵一定要将元宵炸成金黄色但是不能裂口,然后将炸的元宵拿出三个放在碟子里摆在窗台,然后在旁边放一个用面做的荷花灯,用浸泡了豆油的棉花绳做灯芯儿盘在面灯里,然后将外面的那头点燃,这是给祖先送灯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