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只要顾盼有了弟弟,抓玉玺那个事就什么含义也没有了。
虽然所有人都在盼着皇帝夫妇尽快添丁,可到了齐国公主四岁启蒙进宫学,她还是光荣的独生女一枚。
元琪不欲宝贝女儿太过孤单,把遥京的世家贵族翻了个遍,给顾盼找了十几个年纪在四岁到七岁之间的伴读,其中就包括莫语和陆慎。
给公主挑伴读不稀奇,以前的公主也是有伴读的,多是世家出身的小娘子。
但是顾盼的伴读与众不同,小郎君多,足有十几个,小娘子却少,总共只有三个。
也是元琪太挑剔,给女儿挑伴读不仅看家世,还看个人能力,明明都是小孩子,还挨个进行面试,不符合要求的统统不要。
有人就在暗地里嘀咕了,这哪是给公主挑伴读,给皇储选伴读,也不过如此了。
景和十二年,北疆烽火再起,这次不再是前几年的试探和小打小闹了,而是真皋人孤注一掷,倾力南下。
此前六年,盛宁王朝和光明王朝的合作还算愉快,双方求同存异,一个向西,一个往北,共同挤压着真皋人的生存空间。
就在昨年,陆珊联合拓跋羽,打了一波很漂亮的反击战。此役过后,陆珊灭了西夷人的国,盛宁王朝光复朔州。拓跋羽则是在阿尔斯兰岭以东取得了胜利,夺回了富庶的三河平原。
西夷是北元最重要的属国,一旦盛宁王朝夺回朔州,就能以此为跳板,直接出击塞外。
三河平原更不用说,那是真皋人的大粮仓,不然只靠草原上的那点出产,如何支撑得起真皋人的骑兵。
较之皆大欢喜的盛宁和光明,真皋人的上个冬天过得极其惨淡,今春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完全在元琪和拓跋羽的预料之中。
皇后娘娘最擅长的事情是带兵打仗,盛宁王朝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心情都是有些复杂的。皇后能打胜仗当然是好事,可她能不能抽空也给皇帝生个儿子,不然打赢了又如何呢。
不是没人给元琪上折子,说后宫空虚陛下子嗣单薄,建议他再纳两个妃子的。
可问题是元琪不听,折子看过就看过了,不会驳回也不会回话,跟石沉大海毫无区别。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了,他没这个打算,众人想想也是,宛州是皇后娘娘打回来的,现在朔州又是,若是陛下纳了旁人生了儿子,好像是有点说不过去。
也有人提出疑问,盛宁王朝的军队没人了吗,为何非得皇后娘娘亲自上战场,换个人不行吗?
答案很简单,不行。
单论排兵布阵的功力,陆珊没到完全不可取代的地步,换个人也许没有她打得好看,但也不是不能打。
陆珊真正不可取代的地方在于她能提供最精确的地图以及恐怖的物资运输能力。
没有这两点,盛宁王朝和光明王朝的合作不可能这么顺利,陆珊灭国西夷也不会呈现出碾压式的优势。
但是这些,偏偏是元琪不能对任何人说的。
“父皇,母后有消息传回来吗?”自从陆珊出宫,顾盼每天下课就往御书房钻,想看有没有前线的最新消息。
元琪摇摇头,面色稍显凝重。与真皋人这一战注定不好打,即便是打赢了,也只是个开端,更麻烦的还在后头。
“盼盼想母后了?”宫里的孩子总是比较早熟,哪怕顾盼是唯一的公主,似乎也不能例外。
已经抽条不少的小姑娘点点头,明艳秀丽的小脸上显出几分六岁孩子该有的稚气。过了会儿,顾盼又道:“父皇,你和母后会给我生弟弟吗?”
元琪没有回答女儿的问题,反而问道:“盼盼想要弟弟吗?”
小姑娘咬了咬唇,犹豫道:“可不可以不要?我只想要妹妹。”
第168章 天意(下)
元琪闻言略有些诧异, 可他不动声色,只是温柔地笑问道:“为何不想要弟弟?”
小姑娘把嘴唇咬得更紧了,似乎想说什么,可又不敢说出来。
元琪也不着急,只淡淡地笑道:“盼盼还没想好么?你可以想好了再告诉父皇。”
顾盼眨眨眼,用小孩子特有的敏锐打量着元琪的神色,片刻方鼓足勇气道:“他们都说,父皇母后生了弟弟,弟弟就是太子。”
“他们是谁?”元琪的关注点颇有些与众不同。
顾盼摇摇头, 表示自己记不清了:“很多人都说过,我记不得了。”
宫里只有顾盼一个孩子,上到太皇太后, 下到宫女太监,谁不盼着皇帝夫妇尽快添个皇子, 有人甚至还在猜测,顾盼名字中的“盼”字, 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
小姑娘当时可伤心了,抱着元琪一通大哭,说为什么她不是父皇母后期盼的孩子。
元琪哄了好久才把女儿哄过来,他告诉顾盼,她的名字是在出生前就取好的, 那时他和陆珊并不知道她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因为无论男女,都是他们盼望多时的宝贝。
顾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