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唐朝风韵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46768/18.html

跨进这座如同监狱的门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可喊了半天没有人应声,跪在地上的妃嫔宫女没有一人敢抬头。

“这丫头跟父皇还耍性子呢。”李世民呵呵笑道,他认为高阳心里一定很生自己的气,故意不抬头让他急。在皇帝喊高阳公主时,跪在地上的六个太监魂已经不在自己身上了,他们的身体如筛糠一般在抖动,好几个已经大小便shī_jìn了,因为高阳进来的时候就说自己是公主,可他们怎么会想到,皇帝惩罚女儿会送到这个地方来呢。

“都抬起头来”李世民说道。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宫女和妃嫔们都抬起了头,李世民扫了一下,没有见到高阳,难道高阳因为是公主不要干活还在睡觉?他转头问庆公公道:“高阳公主住哪个房间?”。

庆公公几乎都站不住了,他的腿肚子也在抖,他上前对着纪公公就是一脚说道:“你这个奴才,还不带皇上去公主住的房间。”。纪公公哪里还能站的起来,他只能是爬着带着皇帝到关押高阳的那间小房子。

發鈽/回家的路④ⅴ④ⅴ④ⅴ.○m

/家vvv.om

高阳确实是睡着了,而且睡的很沉,昨夜五个太监几乎折磨了她一夜,她满身都是伤痕,头发脏兮兮乱蓬蓬如同叫花子般,原本圆润的脸瘦的已经变形,当最后一个太监从她身边离开时她浑然不觉,无休止的折磨和疲惫,已经支撑不住的她昏睡了过去,而最后那个离开的太监在她身上做了什么她也根本不知道,而最后离开的那个太监几乎变态到极点,他把一根洗衣服的木棍插在高阳的yīn_dào里,走时也没有拔出来。

当李世民推开那间散发着霉味的小房间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眼前这个yīn_dào里插着木棍如同叫花子般全身赤裸的女人会是自己的女儿,他不信,他僵在原地不敢再往前走一步,侍卫也惊呆了,看到皇帝楞在原地,侍卫们马上上前把高阳遮在脸上乱蓬蓬的头发拨开,李世民的眼泪瞬间滚出了眼眶,这个他不敢相信是自己女儿的女人竟然就是自己最宠爱的女儿高阳。

空气几乎凝固了,侍卫迅速脱下身上的披风遮在高阳的身上,拔去了插在yīn_dào里的木棍,然后抱起高阳走出了小房间。

“封锁这个地方,一个也不许离开,把这个奴才一起关在这里。”李世民的手指着庆公公说道,他的话很轻,轻的只有侍卫可以听到,他好像怕惊醒沉睡的女儿。“诺,陛下。”侍卫单膝跪地回道,庆公公被侍卫抓小鸡似的拎了出去,“皇上,皇上,奴才不知情啊,奴才冤枉啊,皇上,饶了奴才吧。”庆公公眼泪鼻滴哭喊道。

三四个太医围在高阳的床边,一边诊疗一边叹气,他们从医这么久从来没有遇到被折磨成这样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皇帝宠爱的公主。让太医和李世民震惊的是高阳在中午醒来后居然自己爬了起来,对着站在床前的父皇露出了笑容,然后淡淡的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说道:“我要回家。”。

發鈽/回家的路④ⅴ④ⅴ④ⅴ.○m

/家vvv.om

没有人阻拦,也没人敢阻拦,就连李世民都楞在那里。

一顶轿子,八个宫女,三个太医,六个侍卫,跟随着高阳的轿子向房玄龄的府邸而去。李世民给侍卫的口谕是:公主身体一天不恢复,不允许见房家任何人,即使是房公,驸马也不行。

长安有个地方叫“狗脊岭”,这个地方非常有名,我们今天说的“东西”这个词就出自这里,为什么呢?因为长安成为皇都时,唐朝一位很有造诣的设计师设计时是以一条街为界,这条街就是朱雀街。

分为东街,西街,作为皇都,这里云集了世界各地的客商,在这条街几乎可以买到任何一件稀奇古怪的东西,因为东街,西街都可以买到货物,所以“东西”这个词沿用至今。

当然“东西”不是让狗脊岭成名的原因,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唐朝的刑场就设在东街,也叫东市,这是真正的长安菜市口,最少比北京的那个出名早了上千年,瞒着李世民被李渊杀掉的窦建德就是死在这里,后来也有很多名人也是死在这个地方,比较有名的就是武则天朝的酷吏来俊臣二十四功臣的张亮都是从这里踏上天堂路的。

七个太监背后插着木牌被绑在十字架上,当然这个十字架和天主教的十字架没有任何关联,虽然天主教教父耶稣也是在十字架上被处死的,这或许是人类共通的地方,我相信这绝对不会是巧合。

七个太监的罪名是谋逆,他们没有人喊口号,也没有人喊冤枉,因为即使他们想喊也喊不出来了,他们被押到这里来时舌头已经被割去。东市本来人就很多,今天的人,壮观程度远比杰克逊的演唱会更牛逼。至于历代皇帝为什么要把杀人的地方选在繁华地段,当然有统治者的目的:,杀鸡儆猴,震慑作用。

第二:满足华夏民众喜欢看热闹的好奇心。第三:彰显统治者的绝对权威。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搞这么大的阵仗,肯定不是只杀七个人这么简单,除了这七个人,台下还有二百零六人,这二百零六人是台上七个太监的九族之内的人。四十个刀斧手全部赤膊,腰系红绸,肩扛砍刀,齐刷刷的站在行刑台上,他们接下来的工作很辛苦,他们要砍掉二百零六人的头颅,年纪最大的八十多岁,最小的还是襁褓里的婴儿。

發鈽/回家


(21)(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