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危险人格识别术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目录 下一页(2/6)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43163/1.html

没有人目击到违法行为,也没有人报警。当晚的校园似乎跟以往没什么两样,除了多了一个四处寻找猎物的危险人物,一个“捕食者”。这个连环杀人凶手并未就此收手,此后又残杀了多名女性。杨百翰大学的治安在全国来说是最好的,却仍有诱拐杀人案发生,这是怎么了?什么样的人会做出这种惨绝人寰的事?一想到竟会有人如此狠毒地伤害他人及其亲友,我就心寒、愤怒。那时我只是一名22岁的小警员而已,却已深深明白了一件事: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存在各种危险人物,只要有这样的危险人物,就没有绝对的安全。接着我意识到,当时只有15岁的苏珊·柯蒂斯在被害当晚独自一人面对那个qín_shòu时肯定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一想到这个情景,我就不寒而栗。也正是在这一事件的驱动下,多年之后我加入了fbi的犯罪侧写部门,在坦帕市分部工作,后来到了fbi的精英部门—国家安全处,参与行为分析项目。我逼着自己去研究罪犯个体及其异常行为,而这也成了我在联邦调查局的主要工作内容。苏珊·柯蒂斯是在我眼皮子底下失踪的,我在案件调查报告上如此写道。这一惨剧鞭策着我拼命寻找问题的答案,而答案就在两类人身上—罪犯本人及受害者。40多年来,我从他们身上总结出了一条规律,那就是某些人格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不论是恶行、痛苦、折磨、经济损失还是非正常死亡,应为这些惨剧负责的总是属于此类人格的人。本书所要阐述的也就是这些给我们带来痛苦和折磨的危险人格。我要将自己所了解的,关于罪犯、反常行为、危险人格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因为这些知识真的可以挽救生命。本书的写作意图通过这本书,我想与大家分享我所掌握的知识,让大家也能了解那些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人是什么情况。具有危险人格者无处不在,他们可能是我们的邻居、朋友、上司、恋人、配偶、父母……他们可能是社区领袖,也可能是负责我们教育、资产、健康、安全的专业人士,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心怀警惕。邪恶、罪行、痛苦和折磨降临的方式五花八门,它们不会大张旗鼓,叫嚣着“准备好了吗,我就要来了”一路找到我们身上来。以我多年从事fbi特工的经验而言,那些不法分子都擅长于接近受害人,然后再下手。比如丹尼斯·雷达[2],从他首次作案到最后被捕,这30年时间里他隐藏得非常好—他在堪萨斯州威奇托市附近的帕克市定居,是当地一个基督教会的领导、市里流浪狗捕狗队成员、合规专员[3]。在这光鲜的外表之下,他却是一个至少杀害了10个人的连环杀手,又因为他捆绑、虐待、杀害的作案手法,得了btk这个外号。而这些罪行在30年时间里被他隐藏得密不透风,连他的妻子、孩子、市政官员和教会同僚都不知道。再比如大卫·罗素·威廉姆斯[4],这个受过多项嘉奖的加拿大空军上校也有个不为妻子、同事所知的秘密:他是一个连环强jiān_shā人犯。此类例子还有许多,如天主教神父的长袍下,掩盖了几十年的虐童罪行……诸如此类的罪恶事实令人惊愕疑惑:我们还能相信谁?如何才能察觉危害、防患于未然?说到底,我们的武器只有三个:一是嗅探危险的动物本能,二是观察能力,三是察觉到他人行为反常的警觉心。如果察觉危险迹象能够救你一命的话,那么有时候这个能救你命的人恰恰就是你自己,因为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家里,坐在那个古怪或易怒的人的格子间旁边,或与其只有一门之隔的人正是你啊。比如2013年被捕的阿里尔·卡斯特罗,他把3个女孩囚禁在家里达10年之久(那可是3600多天啊),并虐待和qiáng_jiān她们。在他被捕几个小时之后,邻居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是又惊又疑,因为卡斯特罗“一副阳光和善的样子,很喜欢小孩子”,有一名与卡斯特罗仅隔两户人家的老邻居认识卡斯特罗已达22年之久,他说:“我很愧疚,我该早就发现一些迹象的。”如果这些人—卡斯特罗的邻居、家人、玩音乐的同伴、乐队成员(卡斯特罗是某支乐队的吉他手兼主唱)—的观察力和警觉性再强一点儿,结果会是怎样?然而大多数人都不愿干涉他人的生活,我们的社会风气也是“少管闲事”,并且,大多数人即使有心,也不知该对哪些情况留意。可悲的是,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已成为社会的常态,极少会有例外情况出现。我不愿大家受到伤害,也不愿大家经历那些我曾目睹、很多不幸的人曾遭受的痛苦,我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但我知道,具有危险人格的人无处不在,并伺机伤害、折磨、掠夺我们。你若是不信,只需翻翻报纸,看看上面的罪案报道,就能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时刻提防了。人们总是在受到伤害之后才会想起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事先一点儿迹象都没有?”这种情况大家(包括我在内)都曾经历过。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当,可预见力几乎全无。这是本末倒置,于事无补。对危机的预见力并非人皆有之,因为从未有人教我们该去留意什么。像我这样与犯罪案件打交道的专业人士都知道,几乎所有恶行都有其个性特征和行为迹象,这些蛛丝马迹就是对潜在受害者发出的警告:“哪里哪里不对劲,当心,留意,躲开……”可是,人们或者察觉不到

序(2/6),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