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约翰的小圈子(3)  1937全球速递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23603/126.html

“约翰,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放着大老板不做,跑来参军。”被马丁换下来的克劳福德有些好奇,“我之前在墨西哥湾那边也有个自己的小公司。虽然不怎么赚钱,但也是犹豫了好久才把它卖了,来参谋部报道的。”

约翰一时语塞,他能怎么说?自己没事瞎嘚瑟,把自己坑了?自家长辈大义灭亲,拿他堵抢眼了?

一时间牌桌上的气氛有点尴尬,大家都没说话。克劳福德意识到自己可能问了不该问的问题,正准备转移话题,约翰却主动把他“被参军”的经过说了出来。

有时候自曝丑事也是种拉近朋友间距离的好方法,特别是当他在朋友圈里有些过于“鹤立鸡群”的时候。这一招的效果非常不错,牌局的气氛一下子好了很多。至少在听了约翰的讲述后,被他的“倒霉”经历逗得乐不可支的马丁等人明显放松了不少。

“罗伯特,你说你以前在墨西哥湾有家自己的公司,是做什么的?”等大家笑得差不多了,约翰问了克劳福德一个问题。

“一家小公司,给泰龙公司代工生产无钩式纽扣的。”克劳福德回答道。

所谓的“无钩式纽扣”其实就是拉链。只不过后世惯用的拉链这个词(zipper)现在还只是专指一种带拉链的长筒套靴。(拉链最初就是为了解决长靴穿戴麻烦的问题才发明的,直到1935年才开始逐渐被用于服装领域,之前只有飞行员的皮质飞行服才有拉链。)

克劳福德告诉约翰,他是1935年从《纽约客》杂志上看到一些服装设计师的作品使用了拉链,才萌发了代工生产拉链的想法。因为本钱少,规模不大,搞了几年,也没挣到多少钱。大部分都被泰龙公司(“无钩式纽扣”的专利所有者)弄去了。

约翰笑了:“你那公司卖早了。要是留着说不定能发笔大财。”他告诉克劳福德,拉链不仅可以用于飞行员制服,各种军用望远镜、测绘仪器、制图工具、维修工具、专业地图的皮套上都可以使用。以克劳福德在作战计划处的职务,只要一开始能接到一个军方小订单,之后的生意就会自动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

接着,他把如何在战争期间赚钱的一些基本套路告诉了克劳福德。根据上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一些有远见的商人会在战前建立或收购一批小企业。一旦美国参战,他们就会配合政府的转型经济计划,把这些小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转让出售给政府。政府接手后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扩大生产。而他们所要做的,就等到战后政府清理资产时,再用低价把公司买回来。

这样,他们就能轻松获得一个具有更大规模、更多熟练工人、更多技术积累和更多商业渠道的新公司。而这一切都是利用政府的钱来完成的,不用他们自己掏一分钱。如果操作得好的话,他们甚至还能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大量的剩余物资。

就拿雷明顿公司来说吧,一战前他只是个生产打字机的小工厂,总共不过几十人。研究步枪也不过是公司创始人伊利法莱特·雷明顿的业余爱好罢了。一战期间,他们转入军工领域,利用政府的资金培养了近万名技术工人,把企业规模扩大了上百倍。战后,他们又以不到公司市值10%的价格卖回了公司,还顺带处理了价值近千万美元的剩余物资。

这一招虽然比不了那些大家族去做交战国的金融代理人,为他们承销战争债券进行军火争采购融资来钱多,但胜在门槛低,投资少,也是发“战争财”的不二法门之一。上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诞生了2万名新百万富翁,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这么发的家。

约翰的这番话听得在场的人瞠目结舌,连呼不可思议。克劳福德更是捶胸顿足,懊悔不已。成为百万富翁的大好机会就这么被他放过了,能不心疼吗。

“好了,罗伯特,你也别后悔了。”约翰安慰他道:“欧洲那边的战争才刚开始,发财的机会多得是呢。”

布莱德利和马丁倒没说什么,思想比较活络的克拉克先开了口:“约翰,你的意思是现在做准备还来得及?”

刚刚发现自己与百万富翁的梦想擦肩而过的克劳福德连忙问道:“是啊。约翰,你有什么好项目吗?我的本钱不多,不过跟路易斯安纳的几家地方银行有些交情,可以搞到贷款。”

“贷什么款啊,我们几个凑一凑,一起干得了。”克拉克显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加盟的要求。

“奥马尔,马丁,你们的意思呢?”约翰问道。这种事不患寡,只患不均。如果要做,就大家一起,一个也不能少。省得到时候真发了财,没参与的人眼红,影响大家之间的感情。

“我对这个不大了解啊。”布莱德利是他们中的老大哥,说话的分量比较重。他知道约翰这是有意带他们一起发财,但他研究了半辈子怎么打仗,对做生意真是一窍不通。

“我加入。”马丁的答应倒是很干脆。如今陆军军官的薪水实在不怎么样,他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光凭他一个少校的薪水要养家还真的有些捉襟见肘。他之前在驻菲律宾军事顾问团一待就是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能多赚点补贴和外快吗。

“这样吧,我把计划先说一说。大家要觉得合适就一起干。要是有一个人不同意,咱就拉倒。”约翰的计划很简单,他们五个人一起出资买下一个内河造船厂,规模不要大,能生产那种内河小艇就


第九章 约翰的小圈子(3)(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