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正确方向  皇宋锦绣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9764/97.html

在21世纪,中国已经变成了世界上钢产量最高的国家的,累积完成生铁产量的7亿吨,几乎平均每个国民,年用铁超过了半吨,这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数字,普通生铁的价格还不足1000元,几乎平均每公斤铁在**毛钱。

这是生产力大发展产物,北宋跟21世纪,如果从一般等价物上面来评价的话,更多的是从粮食上面,一斤米可以购买5斤钢铁以上,这就是基本的比价。

对于赵信而言,目前的钢铁价格还有很大的空间,或许他没办法精确的大规模的炼制钢,炼铁是没问题的。

目前北宋的铁的制造,还是在手工制造的阶段,从出现铁到宋朝,呈现出了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高,从汉朝到宋朝,可能价格降幅不会超过50%,工业革命之后,铁的价格大大的降低了。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炼铁,还是在众多的铁匠的手中,北宋上万吨的钢铁,可能是在数万,甚至是更多的铁匠共同工作的结果,手工操作没有规模性,更没有节约型,炼铁还是木炭,质量可以保证,可是耗费太大,木炭的价格昂贵,就算是在21世纪,也居高不下,是煤炭的好多倍,以煤炭为基础的焦炭,可以提供更高的热量,价格也便宜,这是钢铁价格降低的主要因素。

当然了,更加科学高炉设计,减少众多不必要的环节,生成更多的钢铁,这也是工业革命之后,钢铁价格大幅度降低的根本因素,1000吨平炉每天产出3000吨,180吨转炉,一天可以产出接近3500吨,更高的技术带来更低的成本,带来更多的产出,可能一个后世平炉一个月的产出,就已经超过目前大宋一年的产出了。

伴随着铁的冶炼的减少成本,大规模生产,铁的价格,会大幅度的降低,不说跟后世的标准,一斤铁降低到比米还便宜的程度,只要是降低到相差仿佛之间,或者是一两倍的样子,就是20文以内,是可以期望的,焦炭的利用,更大的炼钢炉带来的规模化产出,铁的价格肯定会大幅度的降低是一定。

铁才是长箭成本的根源,一枚长箭,会用去60克左右的铁,铁的价格下降了之后,箭的价格肯定会大幅度的降低,另外一点的工费,也不多,炼铁技术革新之后,箭头加工更加容易了。

当炼铁炉的铁成功的炼制出来,然后在高温和碳的作用下,溶解成液体,让沸腾和流动的液体,注入到早已经准备好的一个个模具之中,冷却结束之后,就是简单的箭头,或许会有一些毛刺之类的,借助这砂轮和其他工具修理一下,就是一个合格的箭头。

箭杆的部分,同样可以用手段节约成本,在初期可以用熟练的工匠进行加工,以目前苗家庄的配备,12个工匠,一天最少可以制作500根以上,这对于训练来说,已经足够用了,到真的把长弓手训练出来,对于长箭的需求大规模的提升之后,可以通过机械加工,这中间,需要制作一些专门针对箭杆的机器。

现在的北宋,制作大规模的精确的机床,那是天方夜谭。可是简单的,只能够进行少许加工木工机床,这没有多大的问题。

车床说白了,就是利用螺旋形,或者某些固定的转动和刀具,进行固定物品的加工,加工复杂平面,需要的是数控的机床,这一点别说对北宋,哪怕再过800年,也很困难,赵信又不是制造复杂平面,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圆柱体的箭杆,需要的只是一个车刀,对于固定大小的木条进行加工,着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集中一部分的能工巧匠,把机床的理念告诉他们,这些有着足够手工经验,熟知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的,几乎可以肯定,能把这个开发出来。

制约机床出现的,永远是材料,机床从出现的时候,就是针对铁的加工,特别是更加坚硬的材料,能够加工更好材料的,永远就是更加坚硬和锋利的材料,而且对于整体的机件来说,也要求非常的高,

木材就没有那么的硬了,就算是最硬的木材,也是跟铁的硬度,相差反复,这种前提下,木质机床本身就有诞生的可能性的。

实际上,历史上,木材机床也诞生过,不过只是针对特定的东西,甚至因为中国传统的习惯的关系,藏一手,很多技巧,特别是很深的技巧,都渐渐的失传了。

在故纸堆之中,曾经有过关于春秋时期,公输班和墨子的记录,特别是公输班,作为木工的祖师,他也被传闻制作过木工机具,可以自动对木材进行加工。

不管有没有,总之,这个时代,已经拥有了诞生木工机床的一切前提,现在,只是把这个前提变成实质的,通过多年的摸索,才得到的经验,在赵信哪里很多,他曾经看过一些木工机器,这还得益于他给家乡找的项目。

他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山村,没有交通,没有什么特产,只有大片大片的山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山林,没有其他的有利的地方,那么的加工木材,甚至是制作家具,就是必然的选择。

多年的学习,加上一些临时的外快,比如说,帮助别人鉴定一些宋代文物,或者是充当一些低级收藏家的鉴定师,以他的专业素养,在行业之中,略有名气,短短的6年的时间之中,就积累了差不多40万。

40万,对于有钱人来说,可能只是一顿饭的饭钱,可是对于偏远的山村来说,这恐怕是唯一的机会,在通过多方选择之后,他最终决定了采石


第九十五章 正确方向(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