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有样学样,不喜欢的儿子打发走了,喜欢的留在京里,最终导致了惨烈的夺嫡之争。
到了神佑皇帝这里,情况又变得特殊了。原本卫益一出生就封了太子,皇位传承这件事不该再有争议的,可卫益不到十岁就被人下毒,并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再也负担不起储君之责。
过去这些年,皇帝虽然保着卫益的太子地位不动摇。可他成年的儿子也有好几个了,愣是一个都没封王,更别说去封地就藩了,很明显就是在考察新的人选,而且选的非常纠结。
神佑皇帝是个多疑的人,就是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保持着浓浓的戒心。
太子指望不上,未来的新帝多半就在已成年的几位皇子之中。早就有不止一位朝臣暗示过神佑皇帝,既然要考察皇子们的资质,就得让他们进入六部历练,就像以前太子必须这样做一样。
可皇帝就是不答应,不知是不想让儿子们过早接触朝政,还是另有别的考虑。
对于皇帝的想法,君律倒是略知一二,不放心儿子们分自己的权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的。因为皇帝在位这么多年了,对朝局的控制非常到位,皇子们要威胁到他,火候还差得远。
更主要的是,皇帝不想让人看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入朝历练对皇子们来说是拉拢支持者的最好方式,要是按着年龄来,排序靠前的优势就太明显了,皇帝不想让儿子过早发展个人力量。
所以皇帝想要拖一拖,拖到前面几位皇子都成年了,再让他们一起入朝,从而进行公平竞争。
从这点来说,卫盈的运气最好了,因为在他之后,皇帝连着夭折了好几个儿子,卫盈最大的弟弟也比他小了快有十岁。
便是没有千秋节那日东宫发生的事,君律觉得皇帝把儿子们分别扔进六部也只是时间问题。可发生了那件事,皇帝对太子的耐心和容忍彻底到头,其他皇子入朝历练的时间肯定就要提前了。
果然,皇帝不动则已,一动惊人。二皇子卫盛去了兵部,三皇子卫盏去了礼部,四皇子卫盎去了刑部,六皇子卫盈去了户部。皇帝此举完全让人看不出,他究竟更看好哪位皇子。
千秋节过后,渝京城最大的热闹就是铁勒的使团来访,这几日街头巷尾都有人在议论这件事。
时间倒回去一百年,在大衍的任何一片土地,这样的事情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大衍人,尤其是北方人,对铁勒的态度是非常的深恶痛绝。
铁勒是生活在大衍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民风彪悍,善于骑射。
在大衍和铁勒数百年的交锋史上,铁勒人占据优势的时间更长,他们一度占据着大衍北方好些州郡,还动不动就南下打秋风,并在战胜以后逼着大衍的公主和亲。
一直到了兴祖年间,这样的局势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靠着战无不胜的长宁武王和昭阳桓侯,兴祖皇帝打得铁勒人喘不过气,不仅吐出了占去的全部土地,还从此一分为二,一部分远走西域,另一部分退避漠北。
随后,中宗皇帝和成祖皇帝父子又解决了东北的扶余,从而彻底解除了大衍北方的安全隐患。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铁勒和大衍的关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双方互开边界,互市往来。
成祖皇帝最初提出这些措施时,朝中大臣反对的不少,都觉得这样做太便宜铁勒人了。可成祖皇帝说了,和铁勒人打仗就是打得对方跪地求饶,他也是要亏损不少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