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穿越太子胤礽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4) 目录 下一页(2/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5598/12.html

时候江南民间的敌视力量还很强大,没想到人们这么快便习以为常了。

由于爱子无恙归来,老康心情极好,在江宁还特意上观星台观察天文,并跟李光地等一大群学识渊博的大儒论天文,讲地圆说,并兴致勃勃地发表高见: ‘‘古老相传老人星现便天下大安,还有人说在元大都看见过老人星,这是不可能的,江宁靠南,自然容易见老人星,北地怎么看得见?......’’

这些大儒都是学识极渊博之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许多是泰山北斗的地位,但听皇帝说大地是圆的,虽然不敢不恭敬,反驳皇帝,但仍然不能自抑地流露出怀疑的神色。

胤礽心中一动,忽然觉得这是个机会,开言笑道: ‘‘各位可是感觉荒谬?——倘若我们脚下的地是圆的,怎么我们没有跌下去呢?’’

有官员也不知到底懂不懂天文,但为了迎合讨好皇帝太子,连忙做出一脸求教的茫然: ‘‘是啊是啊,为什么没有跌下去呢?’’

康熙见胤礽说话,便含笑看着他,胤礽却不对这个问题进行解说,而是道: ‘‘但这大地当然是圆的,诸位都见过船只远航归来,都是先见桅杆,再见船身,倘若大地不是圆的,又怎会如此? ”

随侍的众官员儒士们有的露出思索之色,更多的却还是不以为然。

胤礽又道, ‘‘——不但如此,‘一个英吉利国来的传教士还为本宫讲过一件事,说是有一个外国人,为了证明我们脚下这地是圆的,率一支船队向着一个方向出发,在茫茫大海里走了三年,终于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这个故事一说,众人神情都是一肃。

这里这些人无论是真学者还是假学者, 都在装出一副学者样子,干是便有人肃然道:‘‘此人真大有毅力者。”

胤礽微微叹了口气,道: ‘‘是啊,这人在一百七十年前率了二百多人分乘了五艘帆船从自己的国家出发,在海上走了三年,最后回到自己的国家时只剩下了十多个人,一条船,连那领队的自己都死在海上的风浪里。 ’’

其实不是死在风浪里,而是在土著人的争端中,但这些就没必要说,会引起这些以胤礽的角度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是井底之蛙的人们一轮新的问题,模糊之前的焦点。

众人皆露出叹惋的样子。

胤礽抚袖道: ‘‘天地玄奥无穷,彼方人对此解释j-i,ng妙玄微,与我中国大不相同却又殊途同归,奇妙之至。皇阿玛教我用他们的法子测算日食月食,甚为j-i,ng准,有趣的紧。 ’’

善拍马屁的官员立马做大惊状道: ‘‘陛下已能测算日月之盈仄?’’

老康笑道: ‘‘却繁琐的紧,还是胤礽算的好些,我却没有那么多的功夫。 ’’这话就是承认的意思。

胤礽也笑,并不反驳。

老康是少见的爱好自然科学的皇帝,作为他的儿子也得什么都要学,相比四书五经帝王心术胤礽 当然还是更喜欢学天文地理数理化些,好歹有基础,而且亲切呀,但是在老康面前的表现,他当然要翻过来。

与dà_boss有相同的爱好固然好,但也决不能本末倒置啊,如果他在这不用心,固然是对皇阿玛不敬,可如果太用心,那也是不务正业。紫禁城出身的人哪怕是吸口气呢,你也要讲究个度。

众官员学士们不由都用惊奇崇仰地目光看向老康父子:果然皇帝是无所不能的,连未来的皇帝都一样!

大阿哥胤褆这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像以前那样有不屑的表示,胤礽出事这一次康熙的空御驾按原计划巡游,明面上必须得接见的官员和出头的场面都是他在应付,不得不说爱新觉罗家的基因很优良,他做的非常好,独当了一面,这次经历让他成熟了不少。

但是心底胤褆却不是不嫉妒胤礽的。

在......胤礽出事的时候,就算那些绝对滑不留手的官场老油子、最会看人下菜的奴才们一句不该说的话也没说,他还是能感觉那些人对他的态度和以前的不同,那种恭敬和小心截然不一样,那些人是将他当成未来的太子,甚至未来的皇帝,而不是像现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闲散皇子。

这样的差别,没有人能不失落。

胤褆忍不住看向胤礽,如果......他没有被救回来就好了,自己出身、母族、能力哪一样不如他,为什么处处都要被他压一头?

为什么他是君自己是臣?

如果......如果......

胤礽忽然想到自己在想什么,不由怵然一惊。

40.今我来思,杨柳依依[vip]

但凡中国人,都不会想看到八国联军用坚船利炮叩开本国国门,屈辱悲惨的一百年近代史,有机会改变些什么,都会尽力去做。胤礽虽然并不想当皇帝,也没有想过做救世主,却当然也不愿看自己的国家这样固步自封,一步步沉沦下去,这时有机会,便自然想引导一下士林的难劢纭

胤礽乘机请求康熙: ‘‘皇阿玛,儿臣觉得那些夷人的书颇有些有见地的,只藏于大内甚为可惜,不如加以刊印,让咱们国家的人也瞧瞧?’’

老康在人前极少驳胤礽的话,笑道: ‘‘胤礽这个主意好,回去你便带人去挑一些,吩咐印书局加刊印 。”

目的达到,胤礽抿嘴笑应道: ‘‘是。 ’’

官员学士们连忙表示自己的向往好奇与赞美皇帝、太子的好学圣明。

胤褆看着弟弟一呼百应的情形,心底


第12节(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