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正午攻势(六)  大明枭臣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43972/111.html

然已经进入深夜,但是南城楼下的指挥营帐仍然人声鼎沸,颇为热闹,各色人物在此来来往往。

这么看来,安排阿乌玛在南城这里,也许不是一件坏事,有一个人坐镇南城,自己也能够更放心一些。

姜榆罔心里默默想着,一边向这座院落的主屋走去,见到姜榆罔动身,黎重也立马跟了上去,而两个卫兵自然是识趣地让开道路。

没有等黎重动手,姜榆罔就先主动推开了主屋的门,这是一间颇为宽敞的房间,天花板的位置很高,而且有两个门开向左右两个方向,神色紧张的人拿着各种物品在房间中穿行。姜榆罔可以看到的就是一个来自莽古堡的军官身边围着数个民夫中选出的负责人,民夫的头领大多都是面露紧张之色地向莽古堡军官询问着问题。

他眼光扫了一圈,偌大的房间里,莽古堡军官好像没有人第一刻注意到他的来到,都是还算认真地为这些民夫中选出来的头领们解决疑惑,这种素养是姜榆罔培养训练他们的一个目标:耐心。

耐心是作为领导者的一个极为关键的能力,这是姜榆罔的看法。作为一个领导者,再多的耐心都是不够的,在培养和发展耐心的路上,他们永远没有止境。

首先,作为领导者,他们必然要具备一些比其他人更出色的地方,而在做事情时,他们需要发挥出来这些优点与长处,来带动整个团队与组织一起前行,此时就需要他们将自己的优点传及所有的部下,让他们都受到这些优点的正面影响。

而在这个过程中,足够的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急于求成的粗暴,还是敷衍了事的草率,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部下的指挥与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姜榆罔主要关注的就是莽古堡军队中,前期选拔出来的军官在士兵训练上做出来的表率,所有急于求成或者敷衍了事的军官,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拔,其中表现最差的人甚至被重新安排为普通士兵,取消了晋升。

其次,领导者是各种任务的承接者与处理者,他们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任务,又要对这些任务进行处置。这个过程中,主要考验他们的是两个方面,一为选择和安排合适的人选来进行分工,二为整个任务实现流程的监督管理。

如果说第一点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耐心,更多的是需要一种判断力与决断力的话,那么第二点,就是很大程度上在考验一个领导者的耐心了,只有具备足够的耐心,每时每刻细心关注任务的执行流程,才能实现对于流程的准确管理,这一点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实现,但是从领导者的耐心这一点进行选择,在姜榆罔看来是一条可行之路。

在姜榆罔看来,领导者存在两个特点,第一点就是,身为领导者,必须要比其他人承担更多的任务,这些任务不能是徒有其名的负担,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执行内容。

因为这个第一点,可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领导的人选,那么就不得不提到第二点: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是会有许多人存在的。

这个特点算是姜榆罔一直以来,对于周围环境的观察而得到的原创结论,那就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人是活跃的,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事情,负担起各种各样的责任;而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人是消极低落的,甚至能够达成一种虽然有很多人,但是却无比寂寥冷清的效果,他们几乎什么事情都很难做好。

举一个例子,就是莽古山。在麓川军强占莽古山的时期,莽古山的整体生产效率低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样子,因为人人自危,都是在麓川的威胁之下艰难生存,许多人甚至一度到了吃不饱饭,濒临饿死的境地;而当他们被姜榆罔组织起来,建立莽古堡的过程中,和莽古堡成功建立后,他们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成绩。

不仅仅在短时间内建筑了可能是几十年来莽古山上最大规模的山寨,还在莽古堡建成后,制造了数量极大的火铳,以及长矛,长刀和弓箭等冷兵器,虽说数量可能看起来不多,但是相对常规情况下明军工匠的生产力,已经是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

最后是百草院的各种农耕队和狩猎队,到了眼下,已经实现了超过了过去的农牧业生产力的目标,加上孟养城物资的支援,已经做到了物资的相对丰裕。


第一百一十章 正午攻势(六)(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