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瓦和现代建筑  重生之大建筑师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43933/116.html

“这是之前抗疲劳实验剩下的瓦片。”林楼回答的时候稍微有些忐忑,担心会引起贝聿铭的不快,毕竟这件事对他来说可不怎么开心。

果然,贝聿铭脸上的笑容定住了,现场陷入沉寂,过了一会儿他才轻叹一声,走上前拿起一块瓦片瞧了瞧,只见瓦片上因为热胀冷缩还有雨水侵蚀留下的斑驳印记果然证明了林楼的说法,这些瓦片真的不适合进行大面积铺设。

“这是抗疲劳实验之后的结果么?这些泥瓦比石板瓦实在是要脆弱太多了!”詹姆斯-弗里德曼观察后说道。

“是啊,身为一名建筑师,必须透彻地了解自己所使用的所有建材,在这方面我的确有些想当然了,多亏小林同学提醒,要不然等建成后再修改,那就麻烦大了!”贝聿铭又换了一块儿瓦,这块的问题、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等大屋顶建筑,有了之前的经验和教训,这批建筑设计水平更高,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但在这之后,大屋顶建筑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究其原因,首先是浪费,在现代建筑头上加一个大屋顶,需要大量成本,但能起到的功能却很有限,就算没有大屋顶也不影响建筑的使用价值。

其次是美观的问题,中国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的长宽比截然不同,在单层建筑上盖个大屋顶显得很协调,但是在十多层高的现代建筑上加个大屋顶,则显得比例失调,看起来很是别扭。

佛塔之类的古典建筑虽然也高,也有大屋顶,不过佛塔每一层都有檐,这样看起来依旧协调,而现代风格的大楼则没办法这么做,或者说这么做浪费就更严重了,光溜溜的身子顶个大屋顶,着实不怎么好看。

“但是,瓦片就只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法和现代建筑相结合么?我不这么认为,随着新建材的出现,瓦片的重要性的确大大削弱,但距离彻底退出历史,还为时尚早,我们完全可以发掘出瓦片新的用途,让这种古老的建材重新焕发光彩。”

讲述完瓦片和现代建筑的历史纠葛后,林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日后王澍和隈研吾等建筑师就让瓦片的魅力再次重现人间。

“在一些特殊建筑上,瓦片依旧可以用来铺设屋顶!”比如王澍的象山校园建筑群,隈研吾的象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而在其它方面,瓦片也可以由建筑主材料变成装饰材料,就像我刚才说的,用来堆砌外景墙、铺设地铺、装点院子等等。”

“用瓦片做装饰的想法古已有之,不过你打算做的肯定跟古法不太一样吧?”贝聿铭饶有兴致地问道。


第116章 瓦和现代建筑(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