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长大的皇子要分家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41352/171.html

的是什么意思。

他虽然聪明有大才、英武果敢,可是身份却十分的尴尬,母妃杨妃乃是前朝皇帝杨广的女儿,也就是说,他的身上流着的是前朝的血脉。

这一点,便让他只能成为一个王爷。

就算是他把自己的每一个地方都治理的非常好,能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只能是一个吴王,是一个都督。

“多谢母妃教诲,孩儿知道了。”

拜别了杨妃之后,李恪去了御书房,拜见了李二陛下。

李世民对于自己这个很像自己的儿子,也是非常宠爱,还引以为豪。

前不久,李恪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而被弹劾,李二陛下当时就生气了。

直接把这个过错责怪到了李恪的老师,也就是权万纪的身上,结果直接被大臣柳范给怼回去了。

柳范进谏道:“房玄龄辅佐陛下,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

李二陛下听了之后,当场就生气了,拂袖进入内殿。

过了很久,单独召见柳范问道:“你为什么要犯颜指责我?”

柳范就直言回答:“我听说人主圣明臣子正直。陛下仁德圣明,我不敢不进自己愚钝的正直。”

而这件事情之后,李二陛下自然下了旨责问了李恪,后来还写了诫子书,告诫李恪要用义来处理政事,用礼来节制yù_wàng,面对歌舞淫乐的诱惑,不得不慎重。

这样才能使国家像磐石一样坚固,永远做到宗室连成卫国,外有忠君的美名,内有孝顺的美德。

而有了这一次的试探,加上这一封诫子书。

李恪便立马改变了自己的作风,成为了一个兢兢业业治理一方的皇子。

从秦州到益州,所到之处,百姓们都是安定了业,面对雪灾的时候,也都能够积极主动作为,帮助百姓们度过了雪灾,获得了不小的称赞。

连大唐时代周刊上面都已经刊登了李恪的为官一任,清廉一生的美德。

李二陛下留着李恪一起,父子两人,享用了一顿宫廷宴,好生教导了一下李恪,这才送走了他。

到了齐州的第二天,李恪就私自会见了宇文士及。

“姨夫。”

宇文士及点点头,对李恪示意,让他坐下。

“这一次回京,可有什么收获?”

李恪把自己回到长安的所见所想,也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宇文士及再一次点头,亲自给李恪倒了杯青茶,说道:“你的母妃这样做,也是为了你好。现在太子贤德,陛下不会动什么心思,所以就算是你做的再好,也没有用。”

李恪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当初宇文士及的谋划,他也都知道了一些。

有着国师江枫在,李二陛下的声望也会无比强盛,而李承乾这位太子,还是国师的半个弟子,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大过错。

而且,这几年,李承乾表现的也是非常好,不复以前那个有些木讷,还有一些自以为是。

再加上,就算是李承乾真的出事,还有一个魏王李泰,以及八岁的李治。

这两人都是嫡出,比他这个庶出,还有这前朝血脉的皇子要更适合那个位子。

所以他想要登上那个位子,必然要手中有权,最后也会走上他父皇的老路。

“不过,你也不必担忧,事在人为。现在来看,陛下其实还是比较喜欢你的,只要是你继续做好你这个贤王。以后但有意外,你的机会也非常大。”

李恪抱拳施礼说道:“恪儿明白。”

……

长安城的皇宫,魏王躬身对李二陛下说道:“父皇,孩儿也想要外任,去治理一方。”

身边的兄弟,除了太子李承乾意外,还有一些年龄尚幼小,其他都已经去了封地,又或者是外任。

李泰也觉得自己现在也可以,毕竟已经是十六岁了。

李恪当年十二岁就可以外任,他可是比当年的李恪大多了,足以有能力外任。

李二陛下稍微有一些不满。

“你就这么不想呆在父皇身边?”


第171章长大的皇子要分家(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