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我养霸总们那些年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3/3)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28699/57.html

段总信任,不管我能不能说出有用的见解,您今天在我这里讲的消息我肯定不会外传。”

段总要的就是这句,点头表态道:“我既然来找你肯定是信你不会乱传消息。我四处问计就是想多听听别人意见。你放心,将来项目的事我自己下决断,与你们都不相干。这点担当肯定还是有的。”

童彤当时愿意帮段总找钱,一来是有林安悦这层关系,另外也是看好段总做生意的爽快,好多人其实做不到段总这种果决和担当。段总一直是广纳良言,自己决策,赚了心安,赔了也不怪别人的意见有问题。因此段总纵横生意场这么多年一直越做越大,口碑还不错,与性格其实有很大关系。

“我这边听说津市已经得了国家批准,要做一番大动作,头一条就是在滨海建设新区。津市本土已经有发展的很不错的大房企,新区的消息一旦正式公布,那些大房企肯定要过去做一二级开发。但是要在那位高层领导任上就出成绩,开发建设肯定要加速才行,光靠一两家企业三五年不见高楼起来,肯定是说不过去的。”段总有些犹豫道,“上面放出话来,就有津市之外规模体量不小的大房企对滨海新区垂涎。我这边一直是环帝都折腾,规模看着挺大,实际上左右直辖市都没进去,到底还是矮了一截,根基浅薄。帝都不好进,津市却可以考虑呢。”

“您想借着这个机会正式进军直辖市,提升企业知名度?”童彤微微皱眉,没有直接劝说,却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您说的津滨海新区这个事我的确有耳闻,并非空x,ue来风。但是,我觉得肯定不及深市那种经济特区的全方位推进建设。只是一个滨海概念,各方面条件包括政策和深市比不了,外部大环境也不是深市当年。您年纪大经验多,这个肯定比我懂。”

段总并不否认,只是没想到何连天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思考问题的模式竟能是这么成熟的角度,人家听说滨海新区搞开发建设,不是问一二级土地市场多少钱,而是从上层建筑来探讨未来发展的机会,这才是一针见血指出要害,研究问题根本的逻辑。

段总立刻觉得自己这趟没白跑,起码能从更高的格局与人探讨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迫不及待问道:“那么你的意思是怀疑滨海新区不会发展那么快,经济上跟不上,基础建设也不会有太多的前景么?”

童彤不可能直接说上辈子的结论,毕竟是平行宇宙,经济大环境虽然近似,他却并不是国家决策者,谁知道会有什么新变故。再者,段总如果只是涉足房地产,不打算短期内走什么歪路子谋暴利,有钱去做个项目打个知名度,那去滨海新区肯定比在帝都容易。

童彤又沏了一泡茶,借着品茶这个间隙,若有所指的说道:“津市这几年的确发展很快,看经济数据,基础建设尤其房地产这方面增幅很大。可是本土企业,尤其做一级开发的根基深厚,外地企业再进去都是二级开发的路数。新区是为了带动经济,办公楼项目多,赚钱的住宅项目未必能从正式渠道丢给外人。可是办公楼项目或者综合类大商场,总是要人气带动。滨海新区现在有多少人多少企业,未来能有多少人多少企业进去?人气不足,办公楼盖好了也是放着。短期内周转速度和收益肯定不如做住宅。”

段总隐隐听出了意思,疑惑道:“你这是不太看好滨海新区的项目了?”

童彤点点头,但是不可能说什么更真实的内情:“我无非是坐地观天谨小慎微。津市滨海新区那片还真没去亲自看过呢,纸上谈兵随便说说而已,为您开拓一下思路。”

“明白了,你这思路的确比别人的立足点更深远一些。我会自己好好想想衡量一下。那么如果我想进帝都呢,你觉得有必要或者有机会么?”段总果断将话题延展开来。

童彤是知道上辈子这环帝都xx城背后的房企曾经做到国内地产前十强,土地储备和销售额常年居高,总部当然是设在帝都,虽然帝都一直没正经的大项目吧,并不妨碍人家在帝都和北方地区的赫赫威名,于是微微一笑道:“我觉得您既然守着帝都做项目,能否进到帝都之内要看机缘,但此前企业总部起码要选在帝都之内,才容易招揽人才啊。企业发展的根本,人才必不可少。多少有志青年从外地考来帝都读书,都是为了能在帝都扎根,毕业后找个帝都的本土企业工作更符合大趋势。”

段总这辈人,能有幸读大学的都不多,确实还没想到这一层。不过经了童彤提点,立刻琢磨出其中的好处来。首先帝都高等学校多,全国j-i,ng英扎堆过来,各大行业企业龙头也都在帝都聚首,肯定是有目的的。将企业总部设在帝都,找一个高大上的地方或租或买办公室,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还能就近招揽人才,现在这个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电脑手机普及,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变化,全要靠年轻人顶上来。有苗才不愁长,放着帝都每年毕业的这些好苗子不用,更待何时?


第57节(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