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节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27489/347.html

比滹沱河更好,因为它可以通到泉州县——就地理位置来说,差不多也就是未来的天津港。

泉州港在历史上属于较早开埠的港口之一,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航程北达朝鲜、日本,南更可沿海岸线抵达山东、广陵,如果一路有补给的话抵达福州甚至于南越一代应该不难。

大汉国际贸易已经较为发达,当然这也多亏了秦朝,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太好意思,但是老刘家的确占了不少秦朝的便宜,大道是一个,发达的港口和海船又是一个。

秦皇晚年沉迷海外仙人文化,造了不少海船,为此频繁修建港口,这些地区都是沿海地区,在之前的几年楚汉战争中并未受到损坏。只是大汉的东部沿海地区多半都是诸侯王封地,除了特别特别特别有钱的吴王刘濞之外,其余地区都没有倒腾海洋运输的意图。

原因很简单,除了少部分地区风浪较为平和之外,大部分沿海地区可是有台风袭扰,在台风的肆虐之下,以木头搭建起来的港区就和纸糊的一样。再有钱的人也经不起一年一修港区啊。

而且在狂风起时,船舶也会受到伤害,就算把船停到船坞内,也有几率会被破坏。

总的来说,建海港,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期特别烧钱。

但是泉州港倒是没这方面困扰,因为它在渤海湾中部,有山东半岛为其抵挡住南上的台风,水波相对于其余港区来较为平稳,又是海河联运,优势极大。

当然,缺点也有。

现代的天津港是有人工清淤而堆成的深水港,如今可没有大型淘沙设备,虽然黄土高原远不至于像现代一样水土退化,但是流经沙漠地区的黄河水裹挟的沙土也少不到哪儿去,大浪淘沙之景依旧存在。

在西汉时黄河尚且入渤海,这些泥沙自然也就堆积在渤海湾,所以渤海水域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大陆架比之寻常地区要更高一些,这就对船的吃水带来了限制,如果装载太多货物浮力不够,还容易碰底。

所以,在进入外贸高度发达同时造船业也有了巨大进步的唐宋以后,天津港便被附近的山东登州港所取代。


第347节(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