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徐茗儿垮下小脸,大发娇嗔道:“三哥,你是真傻还是装傻呀,我的意思是,我不要嫁,我现在不要嫁那些武将满口粗鲁之言,为人做事莽撞,动不动一身臭汗”
徐茗儿捏着鼻子道:“我在你身边又不是没见过,亏你把他们夸成了一朵花。”
徐增寿佯怒道:“高不成低不就的,那什么样儿的才合你心意三哥只答应帮你说服大哥,给你找个勋戚功臣家子弟为夫婿,可没说帮你说服大哥不嫁人呐。不许得寸进尺,你先歇了,我去找大哥。”
“嗳”
徐茗儿刚叫了一声,徐增寿已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徐茗儿恨恨地一捶被子,嘟囔道:“逼我嫁,我就走”
“当当当”
书房门儿一叩,不等里边回答,徐增寿便一推房门走了进去。他本来到后宅去找大哥了,结果一问才知道,大哥还没歇下,便又回到前院儿,在书房找到了他。
徐增寿进屋,把小妹的心意和徐辉祖说了一下,徐辉祖听了登时拉长了脸,不悦地道:“老三,小妹年纪小不懂事,你怎么也跟着犯浑嗯你还在这儿瞎掺和,你怎么就不明白大哥的一番苦心”
徐增寿奇道:“小妹找个夫婿而已,她岁数确实不大,晚两年又怎么了,这有什么苦不苦的”
第359章剖心
徐辉祖让他坐下,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看了他半晌,见他的确是一副懵懂模样,这无奈地道:“自从皇上决意削藩,咱们徐家便处境尴尬了,现如今,你我,还有正在外地的老二,咱们兄弟三个,都是大权旁落,成了摆设。徐家,现在就剩下一块牌子,对我徐家的未来,你就没有一点想法么”
徐增寿瞪眼道:“皇上心意如此,我能有啥想法再说,这不是还有你么”
徐辉祖瞪了他一眼,说道:“本来,皇上起用曹国公李景隆,就是有意要用他来取代我中山王府,让他成为武将班中第一人,削弱我徐家的势力,因为我徐家后面,连着三位藩王,皇上不放心,这个,你也有察觉吧”
徐增寿“唔”了一声,脸色渐渐沉静下来。
徐辉祖对自己兄弟,当然可以推心置腹,他接着说道:“扬李而抑徐,这就是皇上的目的,把兵权把我徐家在军中的影响都转移到他所信任的李景隆手中,皇上才安心。而力荐李景隆的黄子澄呢,他有他的打算,他的根基实在是太弱了
原本,黄子澄只是一个御使,兼着国子监的一个教授,从五品的官儿。方孝孺呢则只是汉中府学一个教授,一个从九品的官儿,两个人一步登天,凌驾于满朝文武之上,又有几个十年寒窗兢兢业业的文臣们肯服气的
黄子澄力荐李景隆,让他立下大功,再利用战功把他推上武将第一人的地位,他就可以通过李景隆,间接控制武臣的力量,从而制衡对他不服气的文臣,做到真正地掌控朝纲,即便不依仗皇上的信任,他也可以一人之言,言之九鼎。
在这一点上,文官们肯定看得出来,对他也是有排斥的。但是皇上抑武扬文,这是所有文臣的共同利益所在,黄子澄是帝师,其中出力最大,他们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对黄子澄的野心,也只能做些让步。毕竟这是符合所有文官利益的。
可惜了,李景隆八十万大军,居然一败涂地。这个时候,文官们和朝中的武将勋戚便又成了盟友,共同的目标就变成了方黄二人,文武百官弹劾奏章如雪片一般,要把这两个腐儒轰下台。皇上虽未惩治他们,在这般声势之下,他们也无颜继续立于朝纲之上了,现如今他们已经请辞了大部分的职务,似乎是只领俸禄不涉政事的闲人了。
可是他们仍旧是皇上的股肱,仍旧是大权在握,只是公开场合不便露面,一些权力不得不与其他文官们分享罢了。文官们与方黄二人的最终利益是一体的,他们虽不满方黄之流受帝恩简拔一步登天,却更不愿让武将再有机会和文官分庭抗礼。
这个时候,再继续打压方黄,就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了,所以这一步目的达到之后,文武之间脆弱的联盟关第马上就破裂了。
勋戚武将只是被文官们当了一把枪使,现在文官们任命盛庸为讨逆主帅,盛庸虽是武将,却非勋戚,也非哪一门勋戚派系出身,根基太浅,威望太浅,且有铁铉这个文臣制衡着他,他的功劳立得再多,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中山王第二个曹国公,不可能把武将势力全都团结到他的旗下,你明白了么”
徐增寿试探地问道:“大哥的意思是”
徐辉祖淡淡地笑了笑:“老三呵,武人失势,已是不可避免了。文臣们利用削藩,削弱了藩王们对朝廷的影响力;利用讨逆,让我徐家这勋戚之首靠边站;利用李景隆之败,进一步削弱了所有勋戚在朝堂上的力量;现如今,则利用简拔盛庸以铁铉制衡,瓦解了武将们的力量。”
他往椅上一靠,意兴索然地道:“你看着吧,只等燕王一败,藩王们被彻底消灭,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了。当初主张削藩的,是文臣;主持朝政指挥讨逆的,是文臣。有大功的,将都是文臣,百战军功不及一篇锦绣文章啊,燕王授首之日,就是文臣们弹冠相庆,全面把持朝堂驱武臣如走狗的时候了。”
徐增寿听得怂然动容,仔细一想,却又觉得这是一个莫大的机会,不禁试探道:“大哥,要真是这样,咱们应该应该站在燕王一边才是。”
第117部分阅读(3/6),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