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为西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始铸的四铢半两,最晚为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铸的洪武通宝,前后长达1500多年。
虽然以宋代铜钱最多,但总体珍惜程度绝对全国第一
这边活差不多干完,项伟荣问了句:大概有个多少数量
去年那200多公斤就够夸张的,到这会都还没分门别类清理完毕呢,这次更是多得夸张。
张楠摇摇头,不好说,至少六十万枚以上,各种制式太多。折一小平钱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都有,每个朝代品种还都有区别。
像洪武的当十大钱重344至37克,洪武当一小平钱重34至36克。北宋的大观通宝折十钱又只有18克的样子,而西汉的四铢半两只有22至28克重。
还有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开铸到宋太祖开宝八年才正式停铸的开元通宝,从17克到5克的都有,通常重4克的样子,品种太多,根本旧没法子算清楚。
不过项伟荣还是算了算,就算它每个4克,那会的价值都按数量算,不管它到底折几,这都15万铜钱了
这么算也行,就少了点。大约1500贯,绝对土豪搁在明早期,这是一户比较富裕的平民四五十年的生活费。
这时天色昏暗,天快要黑了。
表哥张洲也已经回来,而那个充当食堂的大棚子里也已经做好了晚饭。
洗刷了一下,吃完饭就连夜回剡县。
这里有还有个大包厢,就是用塑料雨布围起来一块,张楠这一群人就在这里吃饭。
王德彪在吃饭当口都还在好奇这么多铜钱是为什么埋掉,张楠知道他不是想要什么,只是单纯的好奇,就边吃边给大家做了下最简单的古钱知识科普。
明代一开始喜欢用纸质的大明宝钞,前期由于铜料匮乏,朱元璋就允许前朝旧钱和当朝制钱相同使用。到了洪武八年,就是公元1375年恢复使用纸币期间,钱钞并行。
后来私铸钱太多,到了1394年,朝廷就命所有铜钱不得使用,一律换大明宝钞。
不过,由于铜钱实价高于宝钞,民间就把铜钱存放起来以备后用,这可能是该批铜钱的埋地底下的原因。
至于埋藏时间,我推测在洪武廿七年,就是1394年至明永乐九年1411年之间,那年明成祖朱棣始铸永乐通宝钱,早先埋着的铜钱又可以拿出来用和兑换新钱。
纸这东西就是真金白银靠谱。
王德彪有点感慨,看他那幅满脸横肉还搞得大发感慨的样子张楠就想笑。
没有足够的信誉做担保,滥发纸币只会贬值,老蒋那会干得更过分,所以我们华夏人就认银元。
张楠笑着回答。
自个还有点事没说:西溪窖藏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收藏的全部是铜钱,没有夹杂铁钱金银,而且无论哪个朝代的铜钱,这品相都非常好,就没有磨损严重的。
有人因此猜测,也许是某一位明朝铜钱爱好者的专门收藏。
明代也是一个收藏盛行的朝代,不过真要是这样,这玩家比我玩的还疯
心里想想,没说: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收藏那么多洪武通宝干嘛
对了阿楠,老话说腰缠万贯,这里就3吨,那还缠个毛,一辆自卸车都拉不走
比喻比喻,你可以带黄金呀,不过也不轻,万贯差不多有个10多斤。
看到王德彪在那里沾了点黄酒在桌子上画着手指头算,张楠道:别算了,算不清楚的。有人研究说在华夏,这金银的比价从公元1600年前后的1比8上涨到18世纪末的1比20,而唐代的时候白银更贵,估计能有清代的10倍以上。
清朝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贯钱一千文,那会之前的清朝白银多,出口的比进口的东西要多得多,每年都有大量白银流进华夏;
不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鸦片贸易给整的,白银外流。
咸丰年之后银价更是猛涨,那会白银外流,比价最高的时候一两白银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不过从这里就能知道在正常情况下,近几百年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至1500文铜钱,那时候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不过我们江南这,还有老京城的人对一吊钱的说法又不一样:1000钱我们只会说是一贯,常说的一吊钱只有100文,和其它地方的一串是一个意思。
反正很多
王德彪也不算了,算来算去一团浆糊。
如今金银反而便宜了,工业化大规模开采,特别是白银产量极大,因为很多工业制造上要用到,比古代的实际购买力要小得多。
说到这,张楠扒拉了两口饭,和你说两个故事就能明白这铜钱那会的价值,红楼梦里第36回写到过王夫人和王熙凤的一段谈话,是关于丫鬟们的月例就是工资的。
王夫人问丫鬟的月例,凤姐说:老太太屋里八个大丫头每人每月一两,宝玉屋里的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一吊钱,佳慧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五百钱。
又因为袭人是贾母的人,月例从老太太那边领一两,王夫人心里又定了袭人以后当宝玉的姨娘,就是小老婆,但又不便张扬出去,就和凤姐说以后就从她自己的二十两月例中,拿出二两一吊钱给袭人。
曹雪芹那会是把一两银子当两贯钱在算,1贯1000枚铜钱,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