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也许都不是。”凤九卿沮丧道:“战争,除了带来生离死别,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李睿奇道:“为何这么说?今天的战斗,不就救回了那么多的边民吗?还缴获了两千四百六十只羊,七百三十八头牛。”
“可今天的战斗,昭义军和忠武军,也伤亡了不少战士。”凤九卿道:“所以,我在想,战争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被凤九卿这么反复的问,楚宁也只好苦笑道:“我也不知道。”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你说的那个盛世。”凤九卿却自顾自的往下说:“那个盛世没有战争,所有人都欢声笑语……所以,我在想,如果战争的最后,是一个那样的盛世,那么,战争的目的,也许是为了不再战争。”
“好个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再战争!”
帐外突然传来了萧鸿飞的声音,紧接着便见他亲自背着沓老县尊进来,随侍的亲卫送上两张小胡床,萧鸿飞先将沓老县尊放下安置好,这才自己坐下。
沓老县尊望着凤九卿,问道:“方才说话的人,便是这位姑娘吧?”
“晚辈凤九卿,见过老县尊。”凤九卿连忙见礼:“一时感悟,未及细思便脱口而出,还望……”
“年纪轻轻,便有这般感悟,可见姑娘有颗至诚至仁之心。”沓老县尊说着看向萧鸿飞,感慨道:“鸿飞啊,没想到匆匆二十年过去,老夫又听到了这句话。”
萧鸿飞苦笑道:“可惜,当年说出这句话的人,已经不在。”
“这不是后继有人了么?”沓县尊道:“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是要多提携这样德才兼备的后辈。”
看了楚宁一眼,萧鸿飞连连苦笑,心里暗想,凤姑娘是德才兼备,可她对面这个,却早就已经放出话来,战争的目是——钱!
心里虽然这么想,可萧鸿飞嘴里却说:“就怕朝廷不认帐。”
“你是指……”
“倾辞郡主、昭义将军和凤姑娘,都是巾帼不让须眉之辈,可朝廷与我们边军将士的想法不同。”萧鸿飞说道:“对于我们边军将士而言,只敬服强者,与x_i,ng别无关,可朝廷却不这样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才是他们贯用的伎俩。”
“何须那么费心费力?”李睿突然冷笑道:“只要此战结束,他们到时给楚昭义指门婚事,便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听着几人的对答,楚宁却没说话,只是暗中观察几人的神色,她已经感觉到,这几个人之间,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难道这事与她有关?又或者是与朝廷有关?
楚宁迅速在心里回想最近得到的情报,便听李睿说:“匈奴出兵张掖,这本该是朝廷早就预料到的事情,可偏偏却没人去管,都把注意力放到东征上来……这下好了,逼得李湛和顾文雄率着八万大军,困死平刚城。”
既然早知鲜卑会勾结匈奴,朝廷就应该早做应对,即使是使钱去收买匈奴,那也该意思一下,可这事儿朝廷却没人管,反而都在拉帮接派的搞内斗,都怕李湛得势,个个都盯着东征这边,想从他身上找个错处来。
本来顾文雄在幽州这边的兵力布置还算恰当,但在匈奴出动之后,鲜卑便不再与他僵持,利用骑兵野战的优势,将他们全部逼入了平刚城进行防守。
事实上,顾文雄宁愿率着军队退到燕云山里与鲜卑兵捉迷藏,也不愿意退兵入城的,但李湛却不敢同意退兵——平刚乃北平郡城,一旦大军退回燕云山,就意味着北平郡丢失,也就意味着,他这个东征大元帅,做到头了。
顿时,楚宁隐约明白了这几人的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讲真,还是装逼打脸流的主角写得爽快。
成长型的主角和务实型的主角,写起来真的缚手缚脚啊。
第112章
萧鸿飞, 十七岁便拜将, 现在连调令都没有, 就敢弃城。
沓老县尊, 落到鲜卑人手里大半年之久,虽然丢了一条腿, 可身陷困境,依然能够把那么多的边民组织起来, 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 依然能够领着这么多人熬过去年冬天。
李睿, 身为帝君亲封军禀大司马,在朝廷内斗和边军战况如此激烈的情况下, 她却敢跟着忠武军和昭义军北上。
这三个人, 楚宁哪一个都不敢小瞧,即使李睿还只是个没满十六岁的萝莉,但论起心计来, 说不定在场所有人加在一起,都没她会玩。
所以, 她说什么, 做什么, 楚宁都保持着一种且听、且看的心态。
李睿说完,沓老县尊却连连咳了好几声,缓过劲来后,却转了话语:“此等大事,自有朝廷诸公去c,ao持, 我等还是莫要多语。凤姑娘,你先前说,战争的目是为了不再战争,那老夫就考考你们,到底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不再战争的目的?”
说完,沓老县尊环顾全场,见萧鸿飞、凤九卿与李睿都在凝眸思考,唯独楚宁盯着她搁在纸上的毛笔,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很快,萧鸿飞便有了答案:“依靠强大的军队,出众的将领,打垮敌人,让所有的敌人臣服。”
“萧将军,战争并不一定是指武力和杀戮。”凤九卿反驳道:“我们可以教他们知礼仪、懂廉耻、晓仁义,让他们明白,杀戮并不能解决事情。”
“我赞成萧将军的说法。”李睿却道:“如果不能让对方臣服,谁会听你讲礼仪?谁会与你讲仁义?仁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