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一篇  乡村记忆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目录 下一页(3/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18669/1.html

砸家具,甩东西的声音噼里啪啦,很刺耳。很快就把左邻右舍的大人和小孩们全都吸引来了。人们围在现场一看,个个傻眼了,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刚刚这松娃跟他媳妇已将人家地上的水瓮缸,案板上的面瓮、榛子瓮、米瓮、锅台上的铁锅,洋瓷盆,饭碗砸了个稀巴烂。地上一片狼藉,白花花的麦面扬了一地。好端端的一个家不大一会儿功夫,就被这松娃跟媳妇折腾得不像个样子。就这他还不肯善罢甘休,正抡镢头在屋里挖坑,扬言要把他爸埋在人家屋里呢?公道自在人心。乡亲们对他砸人家家具的做法很看不惯,就纷纷站出来抱打不平,说公道话。人群中有人好言相劝:“有话好好说,你不能乱砸人家屋里的东西。即使你再有理,也不能干这违法的事儿”。“去!一岸子去,少管闲事,他当医生当锤子呢,我爸都让他开的药吃死了,咋没有人管呢?哼,都想当好人呢,得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今天我就这样,看谁把我球咬了”。刚刚这松东西越来越不像话,不跟人讲理。在场的人实在看不下去,大伙被激怒了,纷纷站出来指责他把事做的有点过火。可那松娃根本不听,继续在那耍他那二球疯娃劲儿。她媳妇外麻米货把人家炕上的被子拉倒院子里,往上到煤油点着,干嚎着,说是在这里给她公公烧倒头纸呢。唉,这要不是个医疗事故,他娃胆敢在这里耍二球,大伙早把他和媳妇“吃乱饭”。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更何况我姑父人缘好,对人没有架子,不论谁家有事,看病也好,帮忙也罢,他从没有推辞过一回。黑天半夜的,村里谁个有啥急症,你去敲门,他总是满碟子满碗答应,背上药箱跟你走人。他虽然比不上县上大医院的大夫那样医术高明,对个别危急重症回天乏术外,可村里人有个小病小灾的,经他给开点药,打两针,也能妙手回春。二虎他妈的糖尿病,虹虹他大的慢性气管炎,村小学杜老师的关节炎等等,这些“药药罐罐”,是他的府上“常客”。你平时为大家帮了忙,出了力,在你现在遇难时,大伙不请自到,主动为你说话。可你却觉得,作为乡村医生,你为大伙治好病,这是你应该干的本分,天经地义的事。可你如果因一时的不慎给病人开错处方什么的,你吃不了就得兜着走。人命关天啊!谁叫你要当医生呢。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遵守这个行业的道德规范。这不,刚刚他爸刚一出事,无论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可病人的家里人就找到你门上闹事来了。围着看的人越看越生气,把牙咬得格巴响,将锤头握得紧紧的,真想扑上去碟那松娃跟媳妇一顿。这关头,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当街,两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下车走过来,刚刚他二爸和我姑父也从车里出来。前面走的工作人员见状大喊一声:“还不住手,再胡闹我打110。看你把人家里弄成啥咧?简直是无法无天”。刚刚他二爸一看这阵势,知道刚刚这娃懂下烂子了,也在后面赶进呐喊:“狗日的,你还不赶紧住手,得是想寻事,想乃打。”看打圆站着不少看热闹的人,工作人员就利用这个机会,接着说:“经过县医疗事故鉴定机关对处方和药品进行调查,认为,刚刚他大的死与老谭的处方没有一点关系。人家医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诉他:那止疼药是一天喝三顿,一顿喝一包。可你二爸呢,背过身就记忘了。回去后给你大说成了一天喝三顿,一顿喝三包。服药过量,导致病人死亡。”刚刚他二爸悔恨不已,但仍坚持不昧着良心说话。他不想让村里人拥戴的谭医生为这事替他背黑锅,受任何牵连。所以,他替我姑父辩解:“伢老谭给我交代的很明白,不怪伢老谭,是我该死,给我哥喂药时把药喂过量,害了我哥啊。与伢老谭一点事都没有。这狗日的娃,咋能把人家屋砸成这样子呢?你大在你老谭叔这里还塌了人家毛两千块钱的药钱呢,想不到你今还跑来撒刁放野来了。你谭叔真是把眼哈咧,给你大看病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听到这里,刚刚才如梦方醒,自知理亏,悔不当初。扑通一声跪在我姑父的跟前,大声哭喊道“叔,我不是人,今儿都是我闯的祸,你打我吧!”。在场的人都为我姑父感到委屈啊。可事已至此,你又能把他咋样呢。我姑父不自然的笑了笑说:“娃娃伙,年轻不懂事,咱大人还能和孩子一般计较”。辛辛苦苦几十年为乡亲们治病,想不到老了老了,竟遇到这号打击人积极性的事情。可我姑父他想得通,从不把这事往心上搁。没过多久,刚刚他媳妇生娃遇上难产,情况十分危急。刚刚到邵医生家里找邵医生,可邵医生去西安给她儿子哄娃去了。想请我姑父去他家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张口。一个大男人在家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姑父闻讯后,二话没说,就跑到他家里了解情况,及时拨打120急诊电话,帮助刚刚迅速将媳妇送到县联合医院,确保母子平安。三十多年来,村里无论大人小孩,黑天半夜的,谁有个急症,我姑父总是随叫随到,从不让来人等候,他脾气又好,不管对干部对社员,一视同仁,对人没有一点架子。后来,他大队解散了。他将村里的医疗站承包了。当时,乡亲们日子过得不富裕,来他的诊所看病时有人经常欠账。你那抽屉里的欠账单达一万多元。有人老账未清,新账又塌下了,账越欠越多,弄得你进药都难常。家里人也抱怨他做赔


第第一篇(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