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34  盛世慈光(重生)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to.com/109089/58.html

再说现在入主仁明殿的郑皇后,虽没先杨皇后那样长袖善舞,有谋略有胆识,却也容貌端方,心性淳厚,有文采识大体。身份也比较高贵,来自真正的百年世家,荥阳郡郑氏,对天授帝登位也曾有一点助益。

说到荥阳郑氏,他们在大幸朝刚建立时就十分俊杰,飞快投入新皇帝的怀抱,至于气节是什么?如果有这东西,就不可能有绵延几百年还繁盛不衰的“世家”了。没看鲁晋时期显赫一时的“汪”“谢”两家,就因为“不俊杰”,不和寒门皇帝联姻,所以灰飞烟灭了么?

联姻,是古代比较可靠的拉关系抱团的手段。郑氏投靠就投靠地十分彻底,竟然不顾体统,与出身寒门的开国大祖联姻,送了最优秀的直系嫡女入宫,而且做不成皇后也没关系。

众世家大族嘴上谴责“世风日下”,手却不慢,纷纷效仿,送了自家优秀女孩给沐家联姻。反正有郑氏打头阵,给大家挡掉了口水。郑氏真是活雷锋啊。

当时大祖沐投就是个木匠出身,不过当时的智囊左军师“偶然”从大祖家倒掉的老房子的墙根出挖出一个大坛子,大坛子里装了一大摞的族谱,从族谱里一直追溯,竟然追到了一千年前的超级圣贤,文化源头的“孔子”身上。

原来沐投其实是圣贤孔子的弟子端木赐的后人,为避战祸才改了木姓,后来被大祖自己又改成了沐。

这“族谱”也就哄哄无知老百姓了,世家大族的人都知道是咋么回事——话说他们玩这一手,可都是黑带八段的。不过,好歹有这么一说,勉勉强把沐家从寒门直接拔高到了世家大族那一拨的,于是世族送起女儿来,耻度就越来越低了。

开国大祖沐投当然喜欢有相貌、有文化、有底蕴、有家财、的“四有”世家大族的闺女了,不仅能得到更多财力物力人力支援,还可以提高后代子孙的素质和底蕴。

来者不拒,通通笑纳。

大祖的原配万氏只是个农妇,在战乱中去世,大祖追封了原配,就迎娶了有从龙之功,坚定跟着他搞“农民起,义”的世居幽州的百年大世家——范阳卢氏之女为继皇后,将第二个投靠的世家郑氏之女封为贵妃。

大祖给皇子们也都选了世家直系嫡女为妃,一次性提高了沐家的全体档次。最重要的政治意义是——古代遵从嫡长继承制,这意味着所有的皇位继承人的人选,都有一半世家血统,彻底将世家的利益绑在了皇族沐家身上,利于巩固统治,更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以至于后来大幸皇帝选后,都有了潜规则——非世家嫡女不得为后。

这也导致了天授帝的父亲,永和帝无法立真爱罗氏——一个婢女出身的女子为皇后,最后导致罗氏所生的天授帝愤然夺位,斗倒太皇太后卫氏,在三十年前生出那场“五王之乱”悲剧的源头。

永和帝胳膊再粗,也拧不过世家的大腿,且有个太后卫氏在……

说远了,言归正传!

荥阳郑氏,在大幸朝短短百年历史,六任帝王中,就出了两位皇后,两位贵妃,四妃十八嫔无数。现在的皇后郑氏,就是太子的亲生母亲,天底下最尊荣的女人。

如果不出意外,这种尊荣会一直延续到她做太后,然后薨世。

可偏偏出了意外。

但即使太子德行有亏,天授帝也不能乱动郑皇后,甚至因为顾及郑氏……顾及世家,不敢随随便便下达废除皇后,废除太子的旨意。必须一步一步巧妙安排,更得有一个十分重大的,能说得出口的理由才行。

只一句“朕不喜欢了”是绝对不允许的,有些丑事又属于皇家辛密,不能到处说。

另外,荥阳郑氏太庞大,嫡系支系,在各地做官的子弟太多,想要一下子连根拔起是不可能的。一个不好,弄得世家大族人人自危,开始反弹,就会出大乱子。天授帝的统治手腕虽比先祖们更强硬,更铁血,也不敢随随便便去和世家大族硬碰。

……

朝阳郡主递腰牌,被告知郑皇后生病不见外人,由谢贵妃接待她。

再说这位谢贵妃。

她和谢宸妃都出身陈郡谢氏,也算是大世家,据谢家说他们就是鲁晋两朝都十分显赫的谢家的后裔,族谱里还有大丞相谢硕、古代第一美男子谢安这样的大名人。

如果这是真的,那谢家都有上千年历史了。

不过,族谱的事儿……大家懂的。只因为皇族沐家珠玉在前,就没人敢指出这“皇帝的新衣”是怎么回事。

谢家却比之其他世家命苦了点,他们站错了队。

前朝大周灭后,皇族李氏一个后裔跑去南边建立了一个后周朝,被大幸朝定为违法小朝廷。而谢家正是后周小朝廷的铁杆粉……也不能怪谢家不识时务,实在因为谢家以“多出美人”闻名,是前朝大周很有名的后族,专出皇后——谢家后族的利益和皇族李家是绑在一块了的啊。

大幸朝崛起,后周不肯立即归服,三两下就被太宗皇帝给灭了。李家傀儡小皇帝被带到天京城,太宗为显自己大度,让李家小儿做了世袭罔替的荣养公,小孩的母族谢家作为扶植傀儡小皇帝,居心叵测的外戚,却被太宗大力打击——总得有个替罪羊。

谢家被迫南渡躲避,本来因为大周灭亡而凋零的家族更加落魄。

后来还是以温柔仁善著称的昌平帝,锐意改革,广纳贤士,心胸宽广,既往不咎,谢家才敢派子弟参加科举,慢慢谢家


_分节阅读_34(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